在线留言

|

人员查询

|
|
ZHONG  GUANG  SHI  WANG
文章
  • 文章
搜索
中广视网
更多
  • 回顾2024 坚守初心  启航2025

    回顾2024 坚守初心 启航2025

    12月31日,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立案庭召开庭务会议,落实吉林省法院关于2025年立案工作要求。副院长李长清参加会议,对立案庭 2024 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对 

  • 务实就是不争虚名

    务实就是不争虚名

    虚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虚无的名声,和实际声誉不相匹配”。而就工作而言,务实则是讲究实际、致力于实在的实事。务实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民族精神。“务实就是

  • 宛城区汉冶街道:开展“快乐健身操 幸福享

    宛城区汉冶街道:开展“快乐健身操 幸福享

    为进一步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丰富辖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积极展示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面貌,创造良好的社区健身氛围。近日,汉冶街道蓝天社区邀请辖区老年

  • 学条例  效榜样  风清气正迎元旦——长

    学条例 效榜样 风清气正迎元旦——长

    近日,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紧密围绕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先进事迹和元旦廉洁教育等内容展开,进一步提升党

  • 打破地域限制,提升立案满意度

    打破地域限制,提升立案满意度

    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积极探索跨域诉讼服务模式,致力于打破立案的地域限制,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千里之外诉讼”在“家门口实现”,彻底为当事人打通诉讼

  • 宛城区汉冶街道:召开2024年冬季无偿献

    宛城区汉冶街道:召开2024年冬季无偿献

    为确保全区临床医疗急救用血的需要和安全,12月18日下午,宛城区汉冶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2024年冬季无偿献血工作动员会,传达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并对具体任务进

  • 南阳市宛城区:科技支撑农业强区建设

    南阳市宛城区:科技支撑农业强区建设

    笔者12月16日了解到,南阳市宛城区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多次获得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要树立正确的“实干、实践、实绩”观

    要树立正确的“实干、实践、实绩”观

    “实干”干不到点子上去,“实践”就会脱离要义与初衷,现实中,不乏追求政绩者,甚至“一味”为了政绩而追求“政绩”。显然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应亟待解决。“实干”,不仅

  • 北新融建公司巫山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北新融建公司巫山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北新融建公司巫山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点发力加快项目建设巫山讯(通讯员 杨真 )冬日暖阳高照,项目攻坚正酣。近日,由北新融建公司承建的巫山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

  • 经济问题不解决,您有胆量乱赚、乱花“手中

    媒体报料:太原一县拿千万惠民工程资金装修政府办公楼、建雕塑、买景观石、造仿真椰子树,其资金量高达1305万元。成都市金牛区对外交流中心项目,使用进口石材拼花、手

详细内容

关于《天下第一渠》创作答中新网记者问

编者按:

2023年4月23日,是第二十八读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分享书香,我们鼎力推荐著名作家白描的《天下第一渠》。


关于《天下第一渠》创作答中新网记者问

               白描  上官云

     著名作家白描的长篇非虚构作品《天下第一渠》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评论文章源源不断见诸各种报刊,从各种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对其意义进行阐释。李敬泽称其是“一部可以留给后人的大书”,其“大眼光、大情怀、大气概”,具有“文化人类学意义”。李建军称其具有“世界眼光”。施战军认为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非同一般的价值”。贾平凹说“《天下第一渠》是中国纪实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王巨才赞其为“为乡土中国立照  为农业文明存史”。白烨指出“《天下第一渠》,把详实的史料化为丰富的细节,以充沛的感情激活历史的遗存,实为近年我国纪实文学创作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收获。”孟繁华赞扬作者“以‘扩张’的姿态,不止写了郑国渠的修渠史,更写了一条大渠对关中地区农耕文化的塑型。对绵延两千余年中华文化一部分历史的全方位勘探和想象。”徐剑评论说“白描完成了一种难度很大的超量的跨文体写作。”《天下第一渠》足可以看作是“千秋笔、悲欢赋、风俗画、史家书”。陈建功指出:“白描的“非虚构文学”新作《天下第一渠》,是寻觅、思考、彰显关中文化进而探讨中国农耕文明世界贡献的百科全书式的力作。”“以我不完全的统计,本书内容涉及的学科有:水利史和水利工程学、地理学、考古学、古代史、近现代史、经济学、地方志、贸易史、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法律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等诸多方面。特别要指出的,这些丰厚积累的呈现,并不是‘耳食之言’的‘粘贴’,也不是‘掉书袋’式的 ‘炫酷’。‘熔铸百家,自成一家’的自信,无疑使作家娓娓道来的讲述,拥有巨大的说服力。” 此外,在非虚构文本的创新方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宗涛指出:《天下第一渠》的一个贡献,“在于它的文体超越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文体革命意义。”“白描先生的《天下第一渠》穿梭往返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在浩繁的文献卷帙与大量的田野调查中抽丝剥茧、寻本探源,以学者的严谨和诗人的激情,在多种文体之间游刃有余地潇洒走笔,突破了纪实文学的现有范式,构建出一种全新的表达格局,带给人以全新的阅读体验和审美冲击,从某种意义上,是对纪实文学文体的一次‘破冰’和‘打僵’。”

     2019年,《天下第一渠》 荣膺陕西省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图书奖。

记者:《天下第一渠》是写中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郑国渠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这是一条由韩国派往秦国的间谍兴建的水利工程,充满传奇性,你能概括介绍一些郑国渠的故事吗?

白描: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统一天下的步伐加快,其他六国感受到极大的威胁,这其中最为不安的首当韩国,因为它紧挨秦国。韩王派出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工进入秦国,忽悠秦王上马一项很大的水利工程,企图借此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使其“无力东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疲秦之计”。秦国按照郑国的设计,要引泾河的水,东流三百余里,注入洛河,这的确是个极其庞大、极其复杂的工程,非短期能建成。在建渠过程中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被秦王嬴政抓起来要杀头,郑国坦然承认自己是间谍,但又表示“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没杀郑国,让他继续主持修渠。历时10年,工程完工,《史记》和《汉书》里都记载:“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韩王没有想到精心设计的疲秦之计,反倒成了强秦之策,秦统一六国,第一个灭的就是韩国。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乌龙球”。

记者:你怎么会想到写《天下第一渠》?是因为这是你家乡的一条渠吗?是不是写这部作品早在你计划之内?

白描:家乡这么大一个题材,我当然是计划要写的,但没有准备即刻动手,因为写作难度很大,这条渠的历史纵贯2000多年,历朝历代围绕它都有很多故事,而且写作这条渠,实际上是为一方土地纂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王朝的兴衰和百姓的命运。我的家乡陕西关中是农耕文化的一个标本,写这条渠,实际上也是写它如何为关中的农耕文化塑形,破解一方土地的文化密码。我还没有准备好,我怕轻易上手,把这个题材糟蹋了。

 

记者:那怎么又写了呢?

白描:2016年,郑国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不光令家乡人感到骄傲,也令陕西人,乃至中国人感到骄傲,因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都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见证,入选有一套严格的评选程序,2016年前,中国有7个项目荣获这“金名片”。家乡派人专程找我,让我写郑国渠,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是家乡这些年发展遇到了困难。我的家乡陕西泾阳县,是一个历史名县,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讲的就是泾阳的故事,秦曾经在泾阳建都,但这几年因为大西安的开发建设,泾阳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划归西安管辖,一部分保留给泾阳。连泾阳县城,也划归西安,县长一出政府大门,脚就踩在西安地面上,连大街上扫地的环卫工他也管不了,泾阳面临有县无城的窘境,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谁心里也没底,心里发虚发慌是不可避免的。我是从这片土地走出的作家,令我感到沉重的是,我熟悉的农村,已不复存在,更大的危机是那些数千年来形成的核心价值支撑,一种光焰灼灼的精神体系,随着乡村的衰微和现代思潮的涌入,正在瓦解,正在崩塌,对此我不能无动于衷,我不想看到一种伟大的传统被撕裂,在我们的来路和去向之间横亘一道价值判断的迷障,所以就有了写作《天下第一渠》的冲动。

记者: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横向还要辐射到很多方面,王巨才称其“为乡土中国立照,为农业文明存史,为大好河山写志”,陈建功说它是“寻觅、思考、彰显关中文化进而探讨中国农耕文明世界贡献的百科全书式的力作”,这种书写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白描:郑国渠是引泾河水而建的工程,2017年春,我驾车到泾河的源头宁夏六盘山一地实地考察,还走了泾河流域甘肃陕西一些县。随后在考察采访中,我七上郑国渠渠首,采访了近200位人士,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史书、地方志、水利专业书籍、农耕文明起源以及在中国的演进,还有人物、文化、商业等方面的有关资料,成书的或油印没有出版的,在我的写作间里摆满了几张大桌子。在创作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写作中既要进入到这些材料中去,又要跳出来,不能被材料所捆绑。我告诉自己,这部作品要从里向外写,不能从外向里写,因为这个作品必须融入我自己的很多生命体验。

记者:你的写作习惯是什么?这么大的工程量,你是怎样分布自己的精力的?

白描:我无论写长的短的东西,在开始进入的时候比较难。很多作家本事很大,想写什么,坐下就能写,我却要酝酿,调整情绪,非要把状态调整到与写作内容合拍的情景氛围中。这部作品是在家乡动笔写的,这对写作很有利,说家乡话,吃家乡饭,会家乡人,谈家乡事,一种既熟悉又亲切的乡土气息包围着我,很多感觉被调动,很多记忆被激活,我沉浸在家乡文化氛围当中,沉潜到家乡历史的情境深处,那是一段亢奋、充实、快乐的时光。我每天5点起床,开始写作,写到十点钟吃早饭,饭后不休息,继续写,写到下午4点钟,吃下午饭。家乡农民传统上是一天两顿饭,就是这个钟点,傍晚随便垫巴一口,不算正式吃饭,叫“喝汤”,我连“喝汤”也免了,我恢复了农民的习惯。下午饭后看资料,7点钟上跑步机快走40分钟,然后洗澡,接待来访者,10点钟准时上床睡觉。每天都是这样安排,很规律,就像长袍,保持好一个节奏,才会有效率。

 

记者:有没有写不下去的时候?

白描:当然有。比如写到宋代兴建丰利渠,这是郑国渠的后续工程,几上几下,多次起落,过程很曲折,但史书记载很简略,为什么这么饱受折腾?一连几天我都对着电脑发呆,不知道怎么写。我干脆不写了,出去转转,去哪里?我叫朋友把我拉到泾河出山口,在丰利渠渠首遗址转悠,然后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我面前就是1000多年前在山石上开凿的渠道,渠首闸门的深槽都有保留,涛涛泾河在旁边流淌。我想到宋朝国家管理者的煞费苦心和劳动者的艰辛,想到一个王朝的命运,想到它的雄心和无奈,想到这个工程建设者的付出。我呆坐着,与1000多年前那个王朝对话,与那些建设者的亡灵对话,我觉得他们就在我身边,就在我头顶徘徊,就在这凝神遐想中,“富而不强”四个字跳入我脑海,宋代的国运,用这四个字概括是很准确的,于是书写“几起几落”,突然就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一条渠的命运,其实是和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从大处着眼,从大背景着笔,将修渠的曲折和艰难,完整地表现出来。

记者:这本书今年3月出版,当月即进入中国出版协会的国家文学好书榜榜单,我这里可以重复一下评委给出的入选理由:“《天下第一渠》以为郑国渠立传的方式,依据时间顺序描绘了郑国渠两千多年的历史身世和兴衰流转,辅以大量的文献记述、考古发现、神话传说等,完成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和时代命运的艺术再现,并从作者的角度理解、探寻这条大渠对关中地区农耕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蕴含着作者对民族文化和历史进步的人文关怀。作者以饱含深情的文字和凝练有力的语言,完成了对一条大渠的全方位解读,对民族文化的峻切思考,对苍生大地的真诚关注,对历史变迁的当下纪录。”这个评价很高。你认为这本书达到了你设定的目标吗?

白描:上边的评价是读者或者是专家的解读,我的想法,就是要给故乡写一本致敬之作。我上大学离开家,父亲送我到火车站,临别只交代了一句话:“你要常回来。”人这一辈子,有些事情注定是忘不掉的,比如故乡永远都会装在心里。上大学,然后工作,先是西安,再调到北京,离故乡越来越远,但一直觉得最亲近的一块土地还是泾阳,这是不可取代的。我熟悉大渠,熟悉家乡人的生活,熟悉他们的品行习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支撑,我要从这方方面面探究并表现其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根脉关系,即使下笔写现实,写当下,也要透现出历史和时代的折光。

记者:家乡人对这本书怎么评价?

白描:截止现在,这本书在我们县,就已经卖了10000多本。4月16日《天下第一渠》首发式在泾阳举办,原先估计会有一、二百人前来,结果一下子来了400多,会场坐不下,会场外还聚集了很多人,有本县的,也有专程从西安、咸阳和关中各县赶来的。郑国渠及其后历代渠系,让关中渭北地区受惠2000多年,使这一带成为天下粮仓,史书上说是“衣食京师,亿万之口”,人们感念那些“举锸为云、决渠为雨”的修渠人,想了解从自己村头流过的大渠的故事,从读者反应看,家乡人对这本书是认可的。

记者:你的非虚构写作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比如说“代入感”特别强,你是在追求这个效果,希望读者与你形成感情上的“共振”?能详细说说你的想法吗?

白描:无论作品表现的生活离读者自身的生活有多大距离,理想的作品都应该是能把读者代入的。看小说,读者容易进入情境之中,读报告文学作品,读者会下意识地认为你写的是别人的事,你的写作很客观,但他会认为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一旦读者抱着这种阅读心态看你的作品,那么你作品的感染力就会衰减很多。我的非虚构写作,我常常是作品里的人物之一,也就是所谓的“在场”,我想用“在场”这种方式,除了你讲的那些作用外,还想增强一种现场见证的叙事效果,情绪抒发,观点表达,是火苗,目的是点燃读者,点燃他们的情感或是心智。

记者:李敬泽说这是“一部可以留给后人的大书”,其“大眼光、大情怀、大气概”,具有“文化人类学意义”。李建军称其具有“世界眼光”。施战军认为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非同一般的价值”。贾平凹先生说:“《天下第一渠》是中国纪实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从这些评价里,可以看出大家对你的肯定,也包含了对你的期待,下一部作品你打算写什么?计划可以披露吗?

白描:非虚构作品我已经写了《苍凉青春》、《被上帝咬过的苹果》、《秘境》,还有这本《天下第一渠》。我不想把自己的创作局限在非虚构写作上,早年我写过一些中短篇小说,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恩怨》,也出版了长篇小说《人兽》,我想再把小说写作拿起来。下一部将会是一部长篇小说,写玉器行业里的人生百态,这是我很熟悉的一个领域。三年前已经完成了详细提纲,从提纲看,没有50万字打不住。又是一个硬仗,我希望自己能把它写好。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在线留言
人员查询
中广视网版权所有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投稿邮箱zgszxwz@126.com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1159号
|
|
|
|
|
|
|
|
|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600267267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