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广州地铁一号线大修项目“天窗点”施工与时间赛跑初冬,广州却没有一丝冬的寒意。在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广州地铁一号线大修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肆意挥洒汗水,在变电所内干得热火朝天,在凌晨有限的天窗作业点内,他们正与时间进行一场赛跑。 11月24日22时30分,项目部门口人头攒动,杨箕站D口,行人络绎不绝,匆匆赶着末班地铁回家。作业人员将带来施工工器具和设备搬至站台门前摆放整齐,一一清点核对,对工器具进行防疫消杀,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码、行程码、24小时核酸检测记录,以及同行人员自查”,提前为施工做好准备。站台前,作业队队长周铁岩正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安全讲话,再三强调确认凌晨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让大家提高警惕,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凌晨12时整,运营下令停止运行,工人们迅速起身,利落地拿起各自的“武器”向屏蔽门走去,今夜的奋战即将开始。该站的作业任务是将旧柜的线缆拆除然后转移到过渡柜。停电前,两名作业人员在低压柜前默契配合,一人准确无误的报出柜子各项开关闭合状态,另一人仔细记录在册。机柜后侧,另外两人带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靴,一人手持表笔进行验电压、核对相序,另一人准确无误的大声的喊到A、B、C电压分别是 220V……(A、B、C.黄、绿、红三相相序正确)。随后,等待电调发布停电命令后,挂好接地线,开始拆除旧柜电缆转移到过渡柜进行安装。 在有限空间作业时,项目部严格履行“作业审批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要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现场还要配备有专人负责监护工作。施工中,作业人员钻进尘封多年的地下夹层,布满线缆的狭窄空间让人寸步难行,积了近一厘米厚的灰尘迅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呛得人无法呼吸,作业人员猫腰弓身,屏息凝神,用力将一根根粗重的电缆接入到地上的过渡配电柜中,顿时满头大汗,漂浮的灰尘迅速粘黏在他们的脸上和身上。与此同时,守在配电柜旁的一人与地下夹层人员紧密配合,快速将接入的电缆进行配线安装。因为低压柜配线需要地铁停电作业,而既有线停电请点十分困难,必须在凌晨3:30送电前完成作业,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紧张有序的完成每一道工序。 既有线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安全、质量管理难度较大。业主要求作业全过程要留有影像资料,作业班组长每晚要拿记录仪,全程跟着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防疫、工器具清点、施工过程以及作业后出清录像工作。施工过程中,班组长不仅得利用记录仪进行全程摄影,还得时刻盯控作业人员施工安全,提醒着大家安全规范作业,确保了“天窗点”的施工安全。 凌晨4时,随着工器具出清及体温复测,作业人员的施工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地铁站外的马路显的格外安静,作业人员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整个城市还未苏醒的时候回到驻地,为下一个“天窗点”施工做准备。 广州地铁一号线是广州市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正线线路全长18.5公里,共设16个车站,由于开通距今已超过22年,既有供电设备性能日趋老化,故障率明显增高。广州地铁一号线后通段(长寿路至广州东站)低压柜大修工程,是对后通段共计11个车站的22个变电所低压柜进行大修作业,对既有供电系统及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消除由于设备老化而导致可能存在的设备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既有线施工大多在夜间停车后进行,每夜作业时间不到3个小时,以确保施工不影响地铁白天运营。面对跨专业作业,施工范围广、技术要求高、作业时间短的情况,项目部自开工以来多次进行实地勘测调查,反复核对技术参数及施工要求,制定科学完备的施工方案,精细化组织施工,同时注重提升工艺工法,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建设和质量过程管控,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推进。 截至目前,项目部已完成全线22个车站中的17.5变电所的基本施工,预计完成合同的占比的80%。其余环控柜压配电改造施工也在同步进行。(常魁星 刘维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