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喜迎二十大 诗意漫武江”全国诗歌大赛颁奖仪式在武江举行9月4日,由东莞市作家协会、韶关市作家协会、凤岗武江对口帮扶指挥部、东莞市凤岗镇文化服务中心、武江区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诗意漫武江”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在韶关市武江区文化馆举行。 韶关市武江区,俗称西河,这里水陆畅通,铁道交汇,文化交融。武江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早在1925年就建立了粤北地区较早的党支部;其西水农民武装暴动,成为北江农民暴动的先导;朱德部队在武江留下过光辉的足迹,写下了一章章红色的诗章。近年来,武江把文化作为“善美韶关 魅力武江”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把生态诗歌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平台。凤岗武江对口帮扶指挥部,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创新性地拓展诗歌写作培育,成立了东莞(凤岗)诗歌创作基地,开展两地文化交流,尤其是诗歌创作交流,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爱的诗歌精品。 为推动武江区的文艺创作事业繁荣发展,以诗歌形式书写时代风采、弘扬真善美、彰显武江魅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两地特组织本次全国性的诗歌大赛。 作为凤岗武江对口帮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次大赛,呈现以下几大特点。响应度高。自7月10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地诗人朋友的积极响应,有180多名诗人400多首诗作参赛。武江发布、作家网等媒体刊发了征稿启事,《东莞日报》凤岗副刊等还辟出专版刊发参赛部分优秀作品。参赛作者面广。这些诗人中,来自全国各地,有辽宁、湖北、湖南的诗人,有来自大湾区的诗人,也有本市本区的诗人,他们有七、八十的老诗人,也有刚刚学诗的学生;他们有的多次进行实地采风,有的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武江特色。聚焦武江力度大。所有作品,均为状写武江山水、人文的诗作,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化作首首现代诗歌,讴歌“善美韶关、魅力武江”,讴歌武江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城乡魅力,反映武江区近年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面貌,为武江争当韶关市“双化双融”先行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率先突破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用诗歌的形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评委阵容强。初评委为: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桂汉标,著名诗人温飞宇,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文艺评家协会副主席柳冬妩。终评委为: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作家网》总编冰峰,著名诗人、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新华文学》主编胡红拴。
经专家初评、终评,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入围奖10名。相关领导为部分获奖者颁奖。 “今夜孟洲坝,我有足够留下的理由。”一阵悦耳的朗诵声,在颁奖现场回响。举办方还通过“现场+”的形式,线上、线下互动,进行了原创诗歌朗诵,让优美的诗歌与魅力武江悄然相会。朗诵艺术家们饱含深情地演绎了从本届比赛中涌现出的一首首描绘武江风景、抒发武江情怀尤其是对口帮扶中涌现出来的好故事的获奖诗歌作品,多方位展示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貌。 当天,胡红拴作了一场“生态地学诗歌创作”为主题创作讲座。围绕韶关、武江生态诗歌创作进行重点讲述,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和武江特色性,强调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讲好武江的好故事,着力打造武江文化品牌,推动武江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获奖名单: 一等奖1名:罗明生的《武江一一凤岗,我吹过你吹过的风》; 二等奖2名:唐诗梦的《助推的手》(外一首),谭灯材的《采撷一壶武江山水的诗意》(组诗); 三等奖3名:虞永新的《武江区网红夜市》,成月秀的《献歌武江丰收节》;程茸荣的《我把武江的夜景寄给你》(外一首) 优秀奖5名:徐东颜的《后坪村,以“林光互补”的方式嫁接乡村振兴曲——写在武江区龙归镇后坪村》,谢凤娥的《你们从凤岗飞来》(外二首),王小琼的《武江新魅力》(组诗),周书门的《漫行花海》,古汉新的《莞韶帮扶纪实》(组诗)。 入围奖10名:粟立新的《武江情》,周贤德的《行吟武江》,黎丽彬的《喜欢这座绿绿的山城》,钟启福的《我亦武江人》,江嘉栋的《武江组诗》,龙玉兰的《一路生花》,叶涛的《芙蓉山放歌》,李文山的《黎明,走进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彭兰英的《桥》,赖文燕的《摇不散的唐韵,我生生不息的武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