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何上好复习课---福建省宁德市教育局 薛赞祥
复习课的使命就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即通过反刍、消化,巩固和深化,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弥补过去在学习中的知识缺漏,使学生平时所学的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并达到更高程度的概括,培养更高层次的能力。下面从制定计划,整理知识,设计练习、概括提高四个方面,谈谈复习的具体做法。 一、 制定计划要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教师应该仔细回忆、分析前一阶段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课后辅导中了解到的情况,看看哪些地方是学生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着问题。比如,那些概念还比较模糊,哪些方法还不够熟练,哪些疑难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这些问题中哪些是全班共有的,哪些是个别学生存在的,在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后,归纳出几个主要方面。然后,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有的老师忽视对自己教学情况的分析,只是热衷于搜集复习题和试卷,以重复的练习来代替系统的复习,结果只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既没有达到复习的真正目的,更有悖于“素质教育”。 二、整理知识要注意沟通联系 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是复习课的主体部分,重点应放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上。必须从知识的纵横四个维度分类整理,重新构造知识的有机整体,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能力。就纵向维度来说,要求从基本概念出发,将有关的知识,组成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金字塔形的结构。 例如,“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无处不涉及到“整除”这一基本概念,它是处干金字塔顶端起主导作用的本概念,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其实质,并由此引导学整理成下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就横向维度来说,要求学生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共性)为主线,将有关知识串成经纬交织、融汇贯通的网络。 例如,复习“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因为“比”、“除法”、“分数”,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应先引导学生列表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再引导学生用比、分数、除法三种方法解答应用题:“把一种农药和水按照1:2500配成药水,在1000千克的水中,应该放这种农药多少千克?” 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进行解答说理,沟通三类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设计练习要结合教学实际 复习课中的“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练习设计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复习题的设计重在结合教学实际,也就是要体现教材的重难点,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复习“应用题”时,针对学生易混易错的题型,设计下面几种题组进行对比训练: 1.易混知识对比题组 2.难点知识对比题组 3.术语知识应用对比题组 4.关联知识运用题组 这样,通过习题结构与内容本身的对比训练,显示问题提出的各种形式、知识应用的方式角度、知识之间的综合比较,以使学生从中领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达到综合分析、归纳辨析、拓广联想等各种训练目的。 四、概括提高要调动积极因素 复习课上要对某些知识进行概括提高,这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来说,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编制复习提纲,由学生自己把知识归类整理,以表格或图示总结出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对中低年级学生,则可以采用提高、讨论等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围绕重点进行复习。但是,千万不能把复习课当作新授课的压缩或重复,把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原本地复述一遍。因此,教师既要注意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注意在复习的知识中不断引出新知识,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例如,在复习“长方形周长和面积”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可以问学生一个有趣的问题:“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吗?”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实际计算若干个周长相等、图形不同的长方形,从而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周长一定时,长与宽相差越大的面积越小。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复习课教学要注重“理”与“通”,“理”是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是指融汇贯通,理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并弥补缺漏,消除疑感,完善认知。 编辑:王改平 审核:邢有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