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胡集镇:农业+文化+旅游,探索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2023-12-20 10:56:47
乡村农文旅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是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底蕴,如何发挥乡村文旅产业优势,推动乡村农文旅发展是当下我们面临的时代命题。因此,我们在谋划和建设文旅项目的同时,要将坚持把乡村和旅游结合起来,把文化和产业结合起来,把活动和宣传结合起来,全力打造乡村文旅特色IP。
一、依托农业产业打造农文旅融合IP
创新和发展“农业产业主导、基础设施配套、文化旅游赋能”的产业融合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促进产业资源的相互转化。一是延伸延展产业链条。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推广、龙头带动、品牌引领等举措,加强对农产品质量、供应、运输、深加工等方面的引领指导,不断延伸现有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二是大力发展智能观光农业。依托现有农业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和科技下乡,加强与教育部分、科研院所的合作,分门别类地打造蔬果采摘、露天烧烤、研学教育、丰收菜园等特色配套服务,不断推动农业向第三产业靠拢。三是强化市场化运营。坚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的发展模式,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引入专业运营开发团队,既能有效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又能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谋划布局和方案研判,避免出现同质化竞争情况。
二、结合风俗传统打造本土乡村文化IP
充分挖掘当地乡村文化底蕴深厚,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继承发扬当地特色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旅纵深发展。一是着力提取核心文化元素。找准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发掘乡村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充分利用自然风貌、名人轶事、传统农业等,讲好本地故事、挖掘本土文化,如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茨河文化、村居文化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文化IP,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文化内涵。二是立足特点打造示范。谋划“示范点、精品线、旅游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乡村文化与旅游主题绑定,充分结合当地文化特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打造特色乡村文旅示范区,从而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三是要保护与开发并重。乡村民俗文化重在继承和发扬,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通过沟通水系、整体提升等方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坚持正确的宣传思想文化传承,延续乡村民俗文化血脉。
三、探索“旅游+”打造乡村文旅品牌IP
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推动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一是打造农业生态品牌。充分依托现有生态资源,总结和提炼当地自认资源和人文历史,有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成果,全力推动生态文旅项目、特色产业项目,将“土山洼水”打造成“青山秀水”,发展农业生态品牌效应,打造绿水青山、宜居之地。二是打造农事体验品牌。充分依托和美乡村示范村、“农业迪士尼”、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乡村文旅项目,通过近郊游、“上山下乡”、亲子体验、产学研示范等方式,结合“农产品文化节”“丰收节”“篝火晚会”等活动,在观光农业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农业体验品牌。三是打造农特产品品牌。加强对全区特色农产品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将当地现有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管理,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在胡集落地生根。大力开展乡村文旅项目建设,打造党建示范村,建立村民议事会,乡贤促进会等自治组织,引导村民回流,留住农村烟火气。让群众参与到项目“谋、建、运、管”等各个阶段,本着宜茶则茶、宜渔则渔、宜稻则稻、宜果则果的原则,探索“两山理论”路径,开拓农村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探索深化“片区互动、流域联动、区域行动”新格局,打通“产业、人才、治理、设施、文化”等交互壁垒,村企共力打造“产业与文化融合,固本与创新齐驱”的共富示范,同时,劳务用工向村民倾斜,带动村民实现“门口就业、就近就业”,从而打造一系列具有乡村特质、品牌内核、独特价值的乡村共富共建IP。(胡集镇人民政府 张五一)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广视网平台“中广视网”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广视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中广视网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稿邮箱zgszxwz@126.com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字第01159号 |食安许可证编号:JY1411303012005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豫ICP备1904350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