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

人员查询

|
|
ZHONG  GUANG  SHI  WANG
文章
  • 文章
搜索
中广视网
更多
  • 回顾2024 坚守初心  启航2025

    回顾2024 坚守初心 启航2025

    12月31日,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立案庭召开庭务会议,落实吉林省法院关于2025年立案工作要求。副院长李长清参加会议,对立案庭 2024 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对 

  • 务实就是不争虚名

    务实就是不争虚名

    虚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虚无的名声,和实际声誉不相匹配”。而就工作而言,务实则是讲究实际、致力于实在的实事。务实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民族精神。“务实就是

  • 宛城区汉冶街道:开展“快乐健身操 幸福享

    宛城区汉冶街道:开展“快乐健身操 幸福享

    为进一步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丰富辖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积极展示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面貌,创造良好的社区健身氛围。近日,汉冶街道蓝天社区邀请辖区老年

  • 学条例  效榜样  风清气正迎元旦——长

    学条例 效榜样 风清气正迎元旦——长

    近日,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紧密围绕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先进事迹和元旦廉洁教育等内容展开,进一步提升党

  • 打破地域限制,提升立案满意度

    打破地域限制,提升立案满意度

    长春铁路运输法院积极探索跨域诉讼服务模式,致力于打破立案的地域限制,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千里之外诉讼”在“家门口实现”,彻底为当事人打通诉讼

  • 宛城区汉冶街道:召开2024年冬季无偿献

    宛城区汉冶街道:召开2024年冬季无偿献

    为确保全区临床医疗急救用血的需要和安全,12月18日下午,宛城区汉冶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2024年冬季无偿献血工作动员会,传达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并对具体任务进

  • 南阳市宛城区:科技支撑农业强区建设

    南阳市宛城区:科技支撑农业强区建设

    笔者12月16日了解到,南阳市宛城区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多次获得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要树立正确的“实干、实践、实绩”观

    要树立正确的“实干、实践、实绩”观

    “实干”干不到点子上去,“实践”就会脱离要义与初衷,现实中,不乏追求政绩者,甚至“一味”为了政绩而追求“政绩”。显然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应亟待解决。“实干”,不仅

  • 北新融建公司巫山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北新融建公司巫山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北新融建公司巫山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点发力加快项目建设巫山讯(通讯员 杨真 )冬日暖阳高照,项目攻坚正酣。近日,由北新融建公司承建的巫山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

  • 经济问题不解决,您有胆量乱赚、乱花“手中

    媒体报料:太原一县拿千万惠民工程资金装修政府办公楼、建雕塑、买景观石、造仿真椰子树,其资金量高达1305万元。成都市金牛区对外交流中心项目,使用进口石材拼花、手

详细内容

黄玉玺 || 村官兵哥

时间:2024-06-24     作者:黄玉玺   阅读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二十大报告》





竹园有个兵支书


北望伏牛,西濒淯水,在一马平川的宛南平原上,白桐干渠像一条白玉带穿行而过,又像是一条瓜藤顺延攀爬,附在她身旁的每个镇子和村庄犹如这条瓜藤上结出的一个个大金瓜。

竹园村就是依附在白桐干渠西畔一个远近闻名的行政村,受白河之水的滋养润泽,竹园村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文化深蕴人才辈出的方域。

竹园村辖十一个自然村,每个村庄都有各自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龙泉村是传说秃尾巴老苍龙故里,学屋庄曾有方圆之内最古老的私塾学堂,张庄是南阳制作原始播种木耧的发源地……即使在当代,竹园村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辉煌的过往。

凤凰涅槃展新姿,乡村振兴著华章。在新农村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竹园村发展前进到一个更高更好的新阶段。竹园村党支部村委会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五星支部”、“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村政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其中离不开一个核心人物的带领,在竹园村老百姓的口碑中传颂着兵哥当村官带领大家致富的佳话。

一个人活在世上能够造福一方、恩泽百姓,我们认为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平凡的世界里,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令人敬佩、令人仰视。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竹园村党支部书记谢志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曾经,他在军营挥洒青春奉献热血;如今,他在村支书的岗位上,风采依旧续写忠诚。任凭岗位更迭、阵营转换,他初心未改、使命不变,他用勤恳工作和无私奉献,为社会注入了非凡力量。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为群众真的办些实事,要让父老乡亲看到我是为他们好!”面对笔者,谢志安书记如是说。

瞧!他黝黑的脸上,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烁着坚毅的目光,被晒得黑白相间的手臂,一种退伍不褪色、锐意刚毅的军人气质写在了谢志安的脸上。

扶贫帮困、人饮工程、村道硬化、危房排查、土地流转、人居环境整治、小田并大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 至此,谢志安返乡担任竹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已近四年,从而实现了从军人到企业高管向家乡村党支部书记角色的完全转变。


部队锤炼了我


谢志安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6年,他离别家乡故土,穿上军装,参军入伍,成为济南军区某部一名光荣的通讯兵战士。

谢志安是个有心人,也是个热爱学习的战士。他利用业余时间把军史馆的图书、影视资料系统地学习了个遍,把认为有用的知识翻来覆去阅读,记好笔记,思考领会知识内涵,如饥似渴汲取文化精华。

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谢志安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并获得“团、营、连”嘉奖。另外,谢志安还参加了部队法律专业函授学习。通过系统学习,他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由于表现突出,素质过硬,他入伍第二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之后,谢志安还参加了军地两用人才养殖专业的培训学习。

笔者问谢志安,你人生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兵!部队熔炉锤炼了我,部队教会了我勇敢忠诚,奉献牺牲;部队教会了我遵纪守法,拒耻争荣。青春的渐逝伴随着精神的升华,体魄的磨练铸就了意志的坚定。对批评的烦恼和表扬的喜悦,修练成宠辱不惊的成熟和冷静。虽远离了父母的舐犊之情,却收获了五湖四海的甘苦弟兄。”

谢志安坦言,参军入伍,使我从一名懵懂的少年成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军人,练就了我健康的体魄,在部队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人精神,是我在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谢志安还对笔者说,披甲执戈,为国从戎,这是他人生成长最有意义的经历;军人的烙印影响了他的一生,抹之不去,如影随形;当兵无悔,无悔青春,无悔人生。

谢志安说,当兵期间经历几件大事,96年台海危机战备演习,97年香港回归一级战备值班,98年抗洪抢险……这些煅造了自己过硬的军事素质,这些经历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

1999年底,人民解放军按照“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完成了第九次大裁军。谢志安从部队光荣退伍,前来送行的部队领导叮咛他说:“脱下戎装、军魂不变!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 谢志安向首长郑重地敬了军礼,深深牢记下领导语重心长的嘱托和期望。


风雨致富路


谢志安结束了军旅生涯,回到了家乡竹园村。

竹园村,处于宛南盆地的偏僻之隅,穷乡僻壤,交通闭塞,全村过去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是标准的传统农业村,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效益差,收入低,农民的一切开销全靠卖粮所得,辛辛苦苦一年,没有多少收获,大多数村民的生活并不宽裕。

回乡之后的谢志安心里总在揣摩,如何带领乡亲们走出贫穷,奔向富裕,这成为萦绕在他心间一个抹不去的牵挂。

谢志安想,自己还是个穷光蛋,怎样带领群众致富呢?只有自己先富起来,才有说服力,不然大家怎么信服咱。谢志安苦苦思考着,怎么找到致富突破口?如何摘掉落后贫穷的帽子?

思来想去,谢志安还是觉得应该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发挥强项。自己曾在部队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训,进行过养殖专业学习,那就要发挥特长发展养殖业。于是他东拼西凑四万元买来两头奶牛,加上一家三口的五亩承包地,开始搭牛圈,建设家庭养牛场。

为了节约成本,谢志安夫妻俩没有请工人,而是自己搭建牛圈。他们还买来畜牧养殖方面的书籍,自学牛病防治技术。经过一番实践和磨砺,逐步熟悉掌握了奶牛的繁育、饲养、防疫、治病、储奶等基本生产运作要领。

经过多年的奋斗拼搏,奶牛场通过自繁自育模式规模不断扩大,存栏量达到近二百头,日产鲜奶3吨,经济效益良好,养牛场取得了成功。他又承包流转土地300余亩种植了有机蔬菜,示范带动一批农民致富。

当时,谢志安在南阳各县市区,省内以及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和直辖市,都有牲畜业务联系。一次偶然的机会,政府部门牵头在黄河滩建立了奶联社(上市企业),经一位朋友牵线,谢志安把奶牛以入股分红的模式进驻该社。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入股该社后,经过层层考核选拔,谢志安被聘用为该集团公司高管(奶源部经理),主抓生产工作。这样,谢志安工资外再加上入股分红,月收入可达近十万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谢志安凭着敢闯敢干的韧劲,经过十数年的摸爬滚打,终于闯出一片天地,他拥有了稳定的职位和不菲的经济收入。


辞去高管当村官


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老支书退休,乡干部通过在党员群众中走访,大家都一致推荐谢志安,村民们说,他不仅是退伍军人,又是优秀共产党员,还是一个敢拼能干的致富能人,人又年轻,是最佳支书人选。

乡领导找谢志安谈话,说咱们竹园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首先要有个转变思路的带头人,就需要你这样有开拓精神能拼敢干的年轻人来当这个头雁,群众对你呼声很高,村民对你充满信心和期待……

是时候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了!

“当时家人肯定不同意我回村里了,他们都不理解我为什么放着高收入和优渥的工作条件,要回到村里从头开始创业!”面对家人的不理解,谢志安也曾经犹豫彷徨过。

从高管到基层干部,两个职业的跨度有多大?谢志安花了无数个日夜去思考。“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富!”,最终,经过激烈地思想斗争后,他耐心细致地反复说服家人,下定决心回村带领群众致富创业。

谢志安放弃高管的职务,辞去优越的工作回到了家乡竹园村。

在乡领导的鼓励下,在妻子的支持下,谢志安参加了村里的换届选举。经过党员及群众大会选举,谢志安以绝对优势全票当选为竹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加强班子建设


谢志安当上了村支书,但他心里清楚,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班子,村党支部就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就没有威信,所以要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是要在选人、用人上严格选拔,把年轻能干、公道正派的人充实到班子里。

经过党员和群众的选举,徐广庆、张华闯、徐建峰、王云、张珍慧几个优秀青年脱颖而出,这一帮青一色小年轻组成了竹园村两委班底。这是一支年轻化知识型的队伍,这是一个有活力能战斗的团队。

“我们的新班子平均年龄37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4人,当时成为宛城区村级换届年轻化、知识化典型村。时任宛城区区委书记刘中青说:这个班子是全区村一级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谢志安说。

团队建起来了,更关键的是得把这支队伍带好,使班子真正成为一个有执行力和战斗力的团队。谢志安心想,首先要强化队伍的制度化管理。于是他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班子会,在会上,谢书记公开承诺十大纪律要求和开局要干的实事,组织实行村支两委集体办公,明确了每个村干部的工作分工和职责,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同时,谢志安书记还积极发展新党员、挖掘优秀后备干部,为支部、村级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

"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这是刻在竹园村党员活动室背景墙上的一句话,更是烙印在村班子和全体党员心头的座右铭。


耕耘竹园沃土


村支书、村主任,就是村民的代表人、领头人。谢志安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

站在村支书这个位置上,就要处处要为全体村民着想,为村域经济的发展着想,谢志安自加压力、自觉"充电"。他经常学习党和政府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领会其精神内涵,还经常观看电视、报刊,关注时事政策动向,把握方针政策走势。他知道,随着国家政策逐步向"三农"倾斜,农民必将享受到国家支农政策的实惠和好处。

于是他经常深入村民中调查研究,搜集和探讨群众在生产玍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及时向汉冢乡党委政府领导反映群众的呼声,通过各种渠道向乡、区、市各级政府要政策,为竹园村争取过来许多惠农支农项目,如"旱田机井浇灌"项目、“农田水利设施改进"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实施,有力地提高了竹园村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群众都说,跟着志安这样的带头人,我们老百姓有奔头!

现在的基层村委会,资金经费不足是限制村务工作的桎梏,没有资金经费什么也干不成。在缺资金,没有经费的情况下,谢志安带领的新班子不等不靠,勇于创新,他们从基础建设做起,多方筹资。为了节约开支,村“三委”一班人以身作则,带头干。

村部换置了办公桌、电脑等办公用品,捐款修建了公厕,竖起了旗杆,建起了值班岗亭。还捐款修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通讯设施,通讯信号已实现全覆盖,天然气管道联通各家各户。

“村委在环境整治中,又购置了铲车,铗子机、运输车,投入到村环境整治中来。买拖拉机没有钱,我们就个人出资。”谢志安说,他和徐建峰、徐广庆、张华闯,以及妇女主任王云每个人分别出资1.2万元,共出资6万元,购买了一辆拖拉机。

他们还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谢志安多方协调筹措资金,修筑硬化村级主干道4.5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惠及了全村群众。2022年他们还向市级争取协调资金30万,为九组修建了村中主干道。2023年秋,汉冢至黄台岗战备公路全线通车,此公路东西横穿竹园村全境,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出行。

在资金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村“三委”一班人自行捐款,在全乡率先装上了宣传大喇叭,宣传上级政府和党的各项政策,同时,还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文艺节目,丰富了广大村民的文化生活。

要想有更大发展,必须引进先进的生产力,他们通过多方联系,引进山东省优质蔬菜合作社农业开发公司落户竹园村。在“小田并大田”工作中,全村3000多亩土地成功流转2000余亩,合并率近70%,流转的土地由该公司托管经营,形成了“公司+支部+农户”的运转模式,取得了卓然成绩,这保障了农民收益,使在外务工不能种田的农民同样也有可靠稳定的土地收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谢志安书记立足竹园村自然资源条件,确立了“规模化种殖、养殖业为主,家庭种殖、养殖业为辅”的多元化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在谢志安的领导带动下,全村养殖业、种植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村新建宋要忠等大棚蔬菜基地3个;谢志民等家庭农场4个;徐学显等玉米、小麦合作社3个;李清臣等养牛场4个;黄守强等养猪场3个;张炳义等养羊场5个;流转土地2000余亩,引进农业开发公司一家。

竹园村的产业发展迎来一个“社场牵引、辐射拉动”的崭新局面。如今的竹园村,出现了“三少三多”:打麻将的人少了,参加技术培训的人多了;笑人贫恨人富的人少了,聚在一起探讨致富项目的人多了;闲人少了,到蔬菜大棚、到养殖场里干活的人多了。

竹园村推行的“公司+农户”、“种植+养殖”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夯实了经济腾飞发展的基础,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群众的贴心人


谢志安时刻关心群众疾苦。始终重点关注关心村里所有三无、五保、低保户的生活状况,经常探问查看,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春节前,他们自掏腰包购置年货,买生活必须品慰问张新学、邓玉祥等困难群众;还自购慰问品上门看望老党员、军属烈属、老干部……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全村累计脱贫46户102人,贫困发生率从14.8%下降到1.2%,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和河南省贫困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衣食无忧。

村里安排20多位生活困难人员,到村级公益岗位上班,增加他们的收入。积极排查上报困难学生家庭救助30余人。

他们还鼓励贫困群众利用政府支农“特惠贷”发展家庭种植养殖,截至目前,全村有27户贫困户共计贷款50余万元发展生产,发展种植、养殖业。

竹园村还重视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善,倡导新型文明生活方式。

他们自费拆除旱厕300余个,危房80余座,清理整治赃臭沟塘多处,还发动群众开展村貌整治工作,至目前,村庄环境明显改善。2023年,全村还开展改厕、改厨、改圈工作,进行人、畜分开居住,减少了蚊蝇传播疾病,提高了村民卫生健康水平。

“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现在到各组去,家家户户门口整整齐齐,室内卫生干干净净,个人也很讲究卫生,而且群众一改之前“冷漠”态度,变得非常的热情。”谢志安说。

谢志安还对本村矛盾纠纷及时排查、调解,任何矛盾上报不上交,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历史遗留矛盾信访纠纷10余起,确保社会治安稳定,突出安定团结谋发展,实现无一人上访目标。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竹园村已经从一个软弱涣散、积信访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的村,逐步转变成为信访稳定的和谐村。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谢志安上任近四年,始终坚持先公后私,舍小家、顾大家,把群众冷暖记在心上,把责任和担子压在肩上。

对于谢志安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村民们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采访中,提及谢志安为村民办的一件件暖心事,村民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老百姓说,谢书记,人品好!办实事!他是俺们的贴心人。


走向辉煌明天


三年多来,谢志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积极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战贫困、奔小康,在发展农业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素质,发展村域经济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全村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各项工作名列前矛。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谢志安满怀憧憬:“这一届班子年轻化知识化,有思路。我们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三委’拧成一股绳,把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带领乡亲们把竹园村乡村振兴这幅画卷描绘好。”

在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感召下,谢志安更加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他又有了更加宏大的战略构思,有了更加先进前卫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速乡村振兴步伐。计划引进河南省棠兴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和郑州大学“豫种田”数字化农业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并打算利用现代网络的便捷高效性,创建一个网络生产销售联合体平台,争取把农业产品通过现代网络打出去,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品牌化发展,把竹园村特色养殖业、特色种植业这块蛋糕做得更大、更香、效益更好。

谢志安勤勤恳恳的工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彰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模范风采,真正履行了党和人民赋予一个村支书的神圣职责,凸现出一名基层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政治品格和从政本份,展现了一名退伍军人坚韧不拔能打硬仗的先进风彩,受到了竹园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和拥护。

大鹏出海翎犹湿,骏马辞天气正豪。在国家进一步重视支持“三农”发展的新形势下,谢志安必将励精图治,再铸辉煌,继续带领群众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谢志安,正行走在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上…… 



微信图片_20240624171850.jpg


【作者简介】:黄玉玺,南阳市宛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草庐传媒文学创作学院签约作者,《中原文化纵览》文刊总编。作品散见于团中央《农村青年》杂志、国家教委《教师报》、国家烟草局《中国烟草》杂志、河南省委老干局《老人春秋》、南阳市文联《躬耕》杂志、《小小说选刊》、《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等纸媒及网媒上。


【编辑:胡明跃】



在线留言
人员查询
中广视网版权所有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投稿邮箱zgszxwz@126.com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1159号
|
|
|
|
|
|
|
|
|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600267267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