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两个名师工作室在红军小学开展研讨交流活动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11月6日上午,在卧龙区教体局师训科的精心安排部署下,南阳市十四中黄勉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勉老师带领工作室骨干成员深入南阳卧龙红军小学刘玉巧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进行了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主题的研讨交流活动。石桥中心校相关领导、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交流活动。 第一环节:优秀课例展示 上午九点,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首席教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宋江录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一课,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宋老师设置了学校招募“树木讲解员”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生字时,宋老师把木字旁的字放在一起,归为一类,运用形声字的特点及规律进行识记,并通过“识字大转盘”游戏,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识记,寓教于乐。宋老师还准备了标有树木名称的图片,图文并茂,对生字进行识记,丰富了课堂内容。在指导书写时,教师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不断提醒学生端正坐姿,并纠正学生错误的握笔姿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生字结构,学习重点笔画的书写规则,一笔一划书写,一个个端正漂亮的字跃然纸上。 接着由十四中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宋江丽教师执教《比尾巴》一课。上课之前,宋老师先让小朋友做了一个趣味小游戏:摸摸你们的小眼睛,摸摸你们的小鼻子,摸摸你们的黑头发,摸摸你们的长尾巴!(学生大笑,说:我们没有长尾巴)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整节课学生都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宋老师识字教学环节形式多样,如:字源识字法、对比识记、图文识字、联系生活等,识字环节扎实有序,文本理解自然轻而易举。指导朗读环节亦是水到渠成,很自然抓住本节课的一个标点符号“问号”,提示朗读时语调要上扬。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中。 第二环节:听评课、专题讲座 在听评课环节,工作室各位老师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收获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宋江录老师执教的《树之歌》一课能结合低年级儿童特点注重创设情境、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书写的指导,书写习惯的养成。宋江丽老师的《比尾巴》,一个“趣”贯穿始终:趣味引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趣味教学,学生感悟更深;趣味拓展,相得益彰;趣味朗读,水到渠成。 十四中牛淼教师作了《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微报告,牛老师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识字教学的策略、加强识字指导等方面详细讲解了2022年版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让参会的老师了解新课标的精髓,更新了教学理念,为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首席教师刘玉巧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说,按照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两位作课老师的教学设计都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这是特别值得肯定的。宋江录老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的培养,能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但对识字方法的总结和拓展方面有欠缺,课堂延展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十四中宋江丽老师的《比尾巴》一课生字教学扎实,抓住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能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宋老师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勉老师以《“识”出能力 “写”出精彩》为主题进行了识字教学指导,黄勉老师分别从教材编排特点、识字策略、指导写字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黄老师告诉老师们,要用心创设识字情趣,让识字“有用”(减轻孩子对汉字的陌生感,感觉识字有用,在生活中找字,在生活中识字);要遵循汉字规律,让识字“有趣”“;多认字少写字,让识字“有情”。并引用于永正老先生的一句话:“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勉励全体教师要关注学生,以人为本,打造“生本课堂”。最后又对工作室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她的发言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 第三环节:领导总结 石桥镇中心校李清云书记对十四中宋江丽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赞扬。李书记说宋老师联系生活对课文内容进行了丰富的拓展,有动物尾巴的特点延伸到耳朵的特点上,并创编儿歌,既是对文本学习的提升,又积极开发了课外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并对我校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教学活动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拓展的练习。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本次研讨活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共同成长的机会,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方向和思路,我们定会以此为契机,拓荒前行,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促进我校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杨露 方世蕊 刘玉巧 ) 供稿:卧龙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