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们这些影子,展开诗歌无形的羽翼 ——读孟江海诗集《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这是一幅画, 加上我们沙沙的脚步声,却是另一幅画。沉浸于夜的寂静, 让我不说我爱鸟的鸣叫和虚空,而说它们爱我。 与诗人江海相识已近十年。近日,有幸获赠江海新出版的长诗集《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透过他笔下的文字,使我知道,我们的人生,不只是活着,还有荣光、梦想与激情。 “黑暗中,我在锻造河流,而不是铁。”2014年,与江海认识时,他刚当选为华阴市作协主席,而我因为渭南市作协副秘书长的身份,与他联系颇多。以后江海作为责任编辑、主编,参与策划了文学期刊《华山风》,且又当选为华山诗词学会会长,颇具创造性地组织了一系列诗歌朗诵会,他的心中因为文学而生发的萌动,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故而更愿和他探讨交流些写作之外的话题。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但是过去并没有把我们带到准确的城池,反而给了我们另外的精神和心理的国籍。在时光的匆匆流逝中,怀着难以改变的痛苦,江海在生活中所经受的诸多不易,我对他笔下不拘的形式和体裁,探讨爱情、痛苦、命运和历史等等所付出的努力,自是有着属于自我的共情。 从近年出版的作品书目即可看来,江海怀着自由触摸灵魂的的渴望,向往休憩在文学的静谧之地。在阅读与思考的交织中,江海将写作作为心灵减压的热土。2007年推出第一本文集《静夜集》之后;于2015又推出了诗集《另外一个自己》;随后在2018年,又推出诗集《我是我愤怒的闪电和西风》;2019年,他又推出了散文集《崖畔上的柿子树》;而在2022年年末,他又一鼓作气,相继推出了长诗集《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以及短诗集《魏长城、铁,和长涧河》,由此可见,他在文学创作上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毅力与艰辛。 在江海的这本长诗集《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中,他将全书分作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 我以闪电劈过的天空为虚无、 仿佛一个水潭的回声,很空洞、现在,我还要借故乡的田野给我自己制造光、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蛙鸣、把活着也看作一种虚构和想象的成分出现共计六个篇章,收录了他新近创作的210首短诗。在主题选择上,与散文集《崖畔上的柿子树》相同,他继续以其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西岳华山脚下的红岩村为背景,展开诗歌无形的羽翼,以诗人的视角,进一步展示出故乡曾经的生活情境,以及那些已成为历史的亲切回忆,颇是有着生机勃勃的前沿性、创造性。 这是因为我在想象中再次走在长涧河西的沙堤,它会从永恒的寂静 变得更为寂静;这是因为过了北洞村就是我们红岩村 (其实这一段路,我从儿时起就来来去去不知道走了多少回)。 站在河边,我反对喧哗和理性, 儿时对秦魏之争的一些思想的碎片就足以 囊括我现在的心情——在早春湿漉漉的月色中,我比任何时候 更在意我看不见的场景:所有的野草和绿树都在密谋, 它们只是背向着我对我保持沉默。它们不跳舞。 从江海的这首《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可以看来,在语言铺排上,他努力在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之间努力寻找一种自我的平衡,不论是节奏的跌宕起起伏,还是叙述的激烈推进,那些思绪、情感和思索的困顿和突围,在碎片化的意境营造中,他一再以质疑者的身份展示出自我独有的社会认知、诗性感悟和超验体验。 在江海的这本长诗集中,不只有《一个人。记忆代替现实》《一步步,我总是走在回村的路上》《对一株稗草也要给予它应有的尊重 》,还有《杏黄的琉璃瓦。戗脊上的走兽和仙人》《纸上的厮杀。五胡十六国的铁蹄》《现在,当我再次站在城西河湾村南的魏长城前》,更是有《我与透过绝望,给我以希望的自我精神的中心》《我多么希望闪电就是我生命的全部》《现在,我还要借故乡的田野给我自己制造光》。在江海笔下,透过精神层面的对话,诗人一再努力,定然要让故乡已成为过去的,儿时司空见惯的魏长城、长涧河、窄口井、阔口井、软蛋柿、铁线蕨、蛇和湿青苔的气味成为不变的永恒,充满未知的神秘。 在纷繁多变的意象构造中,江海的思绪更像是马奔腾不止的铁蹄,或者是它它粗烟筒似的,贲张的鼻孔喷出的粗重湿热的白雾,或者只是白雾氤氲多变的影子,在快节奏的推进中,那种找寻精神突围的压抑和不甘,更是给他笔下的文字注入了一种富有铁质的底色和殷红的血来。在充满悖谬的神秘体验中,江海的诗歌语言节奏从明快转向迟滞,意境从明朗转向晦涩,他抟实为虚,不时营造出或虚幻,或迷幻,立体多维的画面构图,同时从外部现实和主观世界打开自我,更是展示了他在语言架构和肆意铺排上所有的独特本领。 我在想:如果时间完全停留在秦魏百年河西之争, 我一定会驻守在高高的烽火台上:听众将士谈及秦攻魏少梁, 破魏军,擒魏将公孙痤——“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走下墙头,于河西之地,搭起茅草屋,住下来养儿育女, 与狼群对峙。夜的露珠滴落在我的面孔。不过现在, 我只是站在小区单元楼的阳台上, 遥望夜空充满清柔的光辉(小区建于长涧河东的县城), 想着无物常驻,万般皆空——对于白茫茫的原野和跃跃欲试 攀登上山巅的太阳,作为朦胧的片段也曾浮现于秦人的感觉和印象。 作为江海诗歌风格和美学品质的一贯追求,在他的《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中,透过他对命运、历史、故土、情感的认知和反思,既可见他的血气、骨影和魂魄,也有他透过陌生的视角,在阅读、体悟与观察中勾勒出的另一个虚实交织,亦真亦幻的文本空间,很好拓宽了诗人有着自我烙印的时空、经验和语言的向度。 置身于斑驳岁月之间的不同差异,江海以大诗人佩索阿、巴列霍、安德拉德等人的经典之为借鉴,通过对诗歌语言的精心打造,在欧美诗歌潮流的反复临摹和不懈尝试中,他笔下的文字既有成功的场景描写,也有灵魂的普遍碎片,不过与他的《崖畔上的柿子树》完全不同的是,在这本长诗集的锻造中,他以诗人的视角展开阐述并倾注笔端,却是提炼并传达出不同凡响的美学与哲学的深意。 ——一个伟大的时代已成过去---若是路过, 我们眼下只能看到极少的一段残垣断墙。魏长城的夯起 即是它的消亡,那将是它 在广袤大地上所能拥有的全部的意义。 无需恐惧于生命的变化莫测,仅凭年少时的模糊记忆, 我已对人生无法想象的幸运与毁灭,卑微与神圣有了新的认识。 “我是魏长城的空缺”。“魏长城,我属于那儿”。“魏长城,那长出思想的地方”。“魏长城,我秘密花园的玫瑰”。“魏长城,我灵魂的铁”。江海的这本《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作为从《崖畔上的柿子树》向《魏长城、铁,和长涧河》的过渡,再次实现了从侧重叙事的散文写作,向强调节奏和质感的诗歌创作的惊人一跃,在全新的视角,精彩打造了“魏长城”这一精神意志的图腾。透过诗人打通的多维的感官和情感、多重时空向度和量度、多重的情感、通感和物我的变形,我们还是能够从故乡和诗人自我的联系中,牵出千般勾连万般交错的灵魂的菌根。 “我将用一条腿站立,而另一条腿将像马一样奔腾不止。”在诗歌意象的多重构建中,江海以无尽的使命和诱惑,将自我视角作为互离互建、高速运转的精神内核,不断探索开拓出另一个无我的时空的黑洞。不论是在《月光、灰树,魏长城和它的影子》,还是紧随其后推出的《魏长城、铁,和长涧河》,江海心中所想的,是我之为我和他未能目睹的一代国君秦惠文王,还有魏惠王、大良造公孙衍、魏将公孙痤他们,以及那些浴血厮杀的魏武卒和秦锐士,因为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诗人有时也就变成了他们,还有那些早已死去的百姓、马的嘶鸣和夜滴落的露珠,以至于无法安置他激烈跳动的心。他就是他自己的魏长城,是他自己的铁和长涧河,他观看他在其中的旅途,纷繁、躁动、孤苦,却不知该如何去安放他身在的何处。 作者简介: 姜芳,笔名子君。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岳》杂志责任编辑。渭南市作协副秘书长、高新区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延河》《渭南日报》《陕西工人报》《河南工人日报》等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