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安徽太和县王瑞:孝老爱亲的好媳妇“王瑞这孩子真好,我生病了,孩子们都不在家,是他陪护我整个住院过程,跑前忙后,悉心照料,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他,”太和县桑营镇丰李村委会孟河滩村村民朱秀兰感激而高兴地说。
事情是这样的,三个月前的一天,正在和10岁儿子生活在一起的王瑞,为方便孩子上学和孝敬父母,住在了娘家孟河滩,和娘家人处得融洽和美,不大的村庄只有三十来户人家,邻居70多岁的朱秀兰老人,几天来一直不舒服,孩子都不在身边,本身也没感觉有什么大碍,王瑞知道了这个情况,便劝说一起带他上医院看看,可老人家就是不愿意,过了两天,老人突然觉得头昏脑涨、浑身发冷,这下让王瑞吓的不轻,他立马掏出手机打了120,在救护车前来的时刻,老人却在谁去陪伴伺候犯了难,孩子都不在家,也不想连累大家,王瑞毫不犹豫对老人说:“我去!”老人迟迟不肯答应,又想不到好的办法,眼泪刷的一下子流了下来,救护车很快到了,医生判断,老人需要住院治疗至少一个星期,医生强调,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医院规定,陪护人员中途是不得更换的,也就是说陪护人员要陪护到老人出院,可王瑞态度不但没有模糊反而更加坚定,因为他知道老人的难处和困境,我的孩子可以让别人帮着带,老人的事重要,王瑞安排好孩子就上了车,王瑞说:“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遇见上了,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帮”。到了医院,他就是病人家属,挂号、拿药、带老人检查身体、办理住院等等,医生和护士见王瑞忙里忙外,体贴入微,就问起老人,她是你家闺女还是儿媳妇,老人说:“他和我非亲非故,不是闺女比闺女还亲,一个庄的人都说这孩子好”,说到这里,大家都为他的这种行为所感动,纷纷点赞。其实在医院陪护病人是件很麻烦的事,何况非亲非故呢?在医院里王瑞每天变着花样给老人吃饭,陪老人聊天,逗老人开心,洗头、剪指甲也都是他来做,重复的事情,累并快乐着,一直到老人出院回家。 青春年华的王瑞,是一位心地善良、俊美如花的好媳妇,今年35岁,良好的家风家教成就了一个好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很懂事有正义感,22岁那年出嫁到邻村,两口子恩恩爱爱,相濡以沫,结婚和第二年生下了一个男孩,孩子一天天长大,公婆一天天变老,丈夫在电力公司上班,聚少离多,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他一个人扛起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和担当,每天洗衣、做饭、接送孩子就不说,陪伴孩子学习,帮公婆打扫卫生、做让公婆高兴的事,说公婆开心的话已是常态,每一次改善伙食做好吃的,总是和孩子一起,给公婆送过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孩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和公认,散发着缕缕清香,深深地感染着村民,大家都夸她是个好媳妇。在王瑞的影响下,整个村子文明气息浓厚,带动了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新风尚。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事。上学的时候,他积极乐于帮助别人,生活中他总能替别人着想,热情服务他人,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庄的人都知道,谁家要是有事,他第一时间会出现,开车送老人办事是常事,不过也有人笑他,开车赔油钱,万一老人有个三长两短的怎么办?他笑着说:“人人都会老,自己有车,多注意点进行了,”在超市购物,遇见没有零钱的老年人,帮助垫付不在话下,有一次,一位老人在超市购物,买了个热水袋,付款时发现自己的钱不够了,可老人又舍不得,略显紧张和犹豫,一旁的王瑞发现了这个细节,把老人的差价给补上了,老人硬是不肯,说我又不认识你,你帮我垫钱,我不买了,王瑞说:“这点钱对我们年轻人来说,不算啥,就当我是你闺女孝敬你了,”收银员也出来促成劝和,最终老人感动地收下了,这件事在超市的广播上还进行了宣传表扬;排队缴费、排队做核酸……,只要有老人在,他就会让一下,在路上,徒步行走的,他都会开车带一程,骑车上坡的,主动帮一下,老人上台阶的,上前扶一下,见老人卖菜的,多买老人的,觉得老人不容易,王瑞说,这些都是小事,正是这些小事,汇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培养了一个新时代好青年的奉献与担当。事迹被乡亲们传为佳话,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但很让人感动,是大家心中的榜样,学习的典范。 从小事做起,更显难得可贵,一件件一桩桩小事,平凡而伟大,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反映出一个人的境界和精神,时代需要像王瑞这样的做法,更要唤起更多的人这样做。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瑞用自己的点滴行动诠释了“孝”“爱”的真谛,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学习的优秀代表。 (高士彬) 责编:张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