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放下与背起“急促的枪声不容她多想,她迅速地背起曾志,将孩子放在路边的草堆旁,不顾孩子那令人心碎的啼哭声,头也不回地迈开大步向后山林子跑去。”荧幕上的大嫂决绝的离去的背影消失在丛林深处,直到荧幕暗下大家才回过神来…… 我校常态化开展“弘扬闽东之光,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我作为大一新生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参与了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参观了我校的“闽东之光”教育基地,让我收获颇多。在场馆中陈列的一件件物品都在向我们述说着闽东的文化、传统和骨子里的红色基因。然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想必还是影映厅里述说的畲族大嫂蓝金妹的故事。 1934年冬,国民党当局对闽东苏区进行围剿。为保存力量,我军后撤,后方医院也被迫转移,伤病员分散隐蔽。党员曾志同志在撤退过程中不幸得了重病。几经辗转,在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帮助下,被秘密转移到福安与霞浦交界的一个小畬族村,住在一位畬族嫂子的家里,请她叔公帮助治病。 一天,敌人突然来到村边进行扫荡,排查隐藏的共产党人。为了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村里的人都挑上东西向山上转移。畬家嫂子蓝金妹赶忙抱起两岁的婴孩,叫上曾志跟她一起向后山林子里疏散。可曾志发着高烧,才走上山没几步,便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不省人事。蓝金妹回头见曾志跌倒了,急忙跑到曾志身旁,试图叫醒她,可怎么叫曾志也没反应。敌人的枪声越来越近,蓝金妹根本无法一边背着孩子,一边搀着曾志及时到安全的转移点。情急之下她果断地做出一个决定——在草丛里放下自己的孩子,匆匆用草叶遮了遮,就背起曾志,迅速的跑向山中。 这荧幕上的短短几秒钟,不知道这位畲族嫂子心中又有多少思绪缠绕。在这个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人民群众太知道什么才是对人民有利的政府——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是人民心中拥护的政党。一边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边是为广大闽东苏区的人民谋福利的红军同志。大义与亲情,孰轻孰重啊?老牛舐犊、断杼择邻,虎毒尚不食子,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有多么深沉的感情无需多言。蓝金妹在放下自己的孩子时,我们荧幕前的人都握紧了拳头为她感到揪心,她的内心又该有多痛苦?即便如此,她还是背起了曾志,背起了我们的红军同志。叫人很难不被她的大义深深震撼与感动。 从一百多年前起,就不乏志士为革命献身:李大钊,陈延年,邓恩铭……也有许多的人民群众为了革命同志与革命而奉献甚至牺牲。闽东大地上从来不缺这样的故事。游击队戴炳辉误被敌擒,将计就计潜入反动民团,成功拔除反动势力,摧毁其炮楼;小英雄雷石祥有其父遗风,舍命诱敌,为父亲带领的红军与百姓引开了敌人,最后舍身跳潭;红四团利用地形,以四百人的兵力在桃坑激战数小时,击退国民党一个营,并缴纳了数量可观的武器。我们老一辈人骨子里一直都有着红色的基因,都愿意放下小家,为了大家背起大义,献身革命。 我们敬佩先辈,我们也努力学习先辈的精神。中国走到今天,有军人放下小家,背起保家卫国的责任,为国家与人民负重前行;也有科研人员舍弃名利,隐姓埋名,背起制造国家重器的责任,在深山荒漠为祖国奉献出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疫情当前,无数医护工作者将生死置之度外,背负着无数人的生命与死神赛跑。 红色基因不是只能体现在战争中,它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凝聚着人民的力量和引领着中国的未来。它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在和平的今天,我们不必面对残酷的战争,但同时有更严峻的考验立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要心怀祖国,放眼世界,在用知识与文化武装自己的同时,筑牢爱国思想,忠于祖国、忠于党,将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传承着红色基因,肩负时代重任,愿成为时代浪潮中永远向前的后浪。(福建宁德师院吴江闽、吴金海)
|